集约化养猪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欧洲和北美兴起的一种养猪生产体系,其生产流程包括:配种怀孕-分娩哺乳-保育-生长-肥育几个阶段。我国在八十年代中引入这种养猪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养猪业的发展。为更好地规范各场的生产,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特制定《广三保猪饲养管理规程》。
总体要求
1. 以周为单位全进全出,形成稳定的生产流程,均衡生产。
2. 建立健全各项生产记录,包括选种育种、配种、分娩、转群、免疫注射、用药用料、销售等记录。
3. 爱猪如子,爱场如家,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做好生产管理、成本控制、防疫等各项工作,不断提高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管理的目标是使公猪体质结实,体况不肥不瘦,精力充沛,保持旺盛的性欲、品质良好的精液,提高公猪的配种能力。
重点是保持营养、运动、配种利用三方面的相对平衡。
一、后备公猪的饲养管理
1. 体重100公斤前的饲养管理
后备公猪100公斤体重前尽量自由采食,使用中猪料,饲料中应含充足的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A。以保证后备公猪充分的生长发育。
2. 体重100公斤后到配种前的饲养管理
后备公猪体重达到 100公斤后限制饲喂,采用公猪料,饲料中应含有有机硒、氧化锌等矿物质。每天喂2.2-2.5公斤, 日喂料两次。适当运动,不能将公猪养得过肥。
使用前要完成乙脑、细小病毒、猪瘟、伪狂犬、五号病、蓝耳病等疫苗免疫注射。
二、后备公猪的调教和使用
后备公猪七月龄开始调教,选择发情稳定的经产母猪或假母台来调教。调教后单栏饲养。达到8月龄、体重 120公斤时才开始使用。
1. 饲养员在调教公猪时要有耐心,态度要和蔼,严禁恫吓,不能粗鲁对待公猪。
2. 可将后备公猪放在工作能力较强的成年公猪采精的临近栏观摩、学习爬假母台。
3. 顺着阴茎的方向按摩公猪阴茎,刺激公猪的性欲。
4.每次调教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一旦采精成功,分别在第2、3天再各采精一次,巩固该条件反射。
5. 对于悟性较差的后备公猪,可以用发情母猪来调教,必要时人工将后备公猪抬上母猪背上进行调教,反复调教,建立条件反射。
6.注意公猪和调教人员的安全。
三、成年公猪的饲养管理
1. 成年公猪使用专用公猪料,每头每天饲喂2.3公斤左右,每天2次,冬季适当多些,夏季适当少些。
2. 合理使用公猪:8~12月龄,每周采精一次;12月龄以上每周采精两次;公猪不使用时,每周也应采精一次,以保持公猪性欲、精液的质量和强化条件反射。否则会缩短公猪的使用年限。
3. 为了让公猪积极工作的同时也形成条件反射,公猪采完精后要给予奖励。
4. 单栏饲养,每天清洁栏舍,让公猪适当地运动,增强其体质和性欲。
5. 保持公猪舍适宜的温湿度和通风,公猪最适宜的温度是18-22℃,湿度为60-70%,超过22℃时,要使用水帘降温设备给公猪降温。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管理的目标是成功培育含优良基因的后备母猪,更新繁殖母猪群,提高母猪繁殖效率。
选择标准:良好的健康状况,优良的品种性能;健壮的四肢,足够有效的乳头数(六对以上),排列整齐,源于高产母猪、有测定成绩、母系指数高于100以上的后代。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1. 体重100公斤前的饲养管理
(1) 后备母猪100公斤体重前尽量自由采食,饲料中含充足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A,叶酸。以保证其充分的生长发育。
(2) 自留或购买的后备母猪体重在35~70公斤左右, 使用中猪料。在70~100公斤转为后备母猪料。
2. 体重100公斤后到配种前的饲养管理
(1) 体重达到 100公斤后限制饲喂,每天喂2.2-2.5公斤,采用后备母猪料
(2)适当运动。
(3)后备母猪平均每头1.5~2平方米,每栏10~12头。
(4)经常利用试情公猪进行诱导发情工作,将公猪放入后备母猪栏骚扰后备母猪。
(5)在配种前完成乙脑、细小病毒、猪瘟、伪狂犬、五号病、蓝耳病等疫苗免疫注射。
(6)根据猪只大小、肥瘦进行并栏或调栏。
(7)适时配种: 要求后备母猪达到7.5~8月龄、体重 130公斤以上、第二或第三个情期才开始配种;但第一个情期发情时要作好记录以便推算和及时确定第二个情期。
后备母猪的体况影响母猪的使用寿命。若后备母猪体脂储备少,则其使用寿命短且淘汰率高。配种时的背膘厚与母猪一生的繁殖性能呈正相关。为使第一胎繁殖性能理想,母猪初配时的背膘应在16~25mm之间。
(8)对于推迟发情或者发情较晚的后备母猪的处理的方法:
后备母猪达9月龄以上未发情的要及时处理,可用以下方法:
①增强运动。
②公猪追逐和骚扰。
③发情母猪诱导,将发情母猪赶入后备母猪群中。
④改变环境。调栏并栏等。打架刺激。
⑤药物, 综合使用以上办法后仍不发情的母猪用PG600、育情素等激素处理1至2次。
经以上方法处理后仍无效果者,予以淘汰。
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
管理的目标是保持母猪适当的膘情,使母猪正常发情,提高受胎率和活产仔数;延长母猪使用寿命。
必须保持母猪群的良好结构,既具有高生产性能,又能承前启后,经济合理,要求公猪年更新率在40-50%,母猪年更新率为25-35%,合理的胎龄结构一般为:1-2胎占25%,3-7胎占65%,8胎以上占10%,要及时淘汰低性能的公母猪和补充后备公母猪。
1.日常管理:
(1)每天的工作:巡查猪群,喂猪,供给充足干净的饮水,观察猪只健康情况并做好记录,发情检查并做好记录,按配种计划和顺序配种,清理粪便,洗猪栏,调整猪群。
(2)消毒(每周二至三次)。带猪消毒要注意消毒药的选择和浓度,防止伤害猪只。
(3)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注射。
2.母猪的发情和配种
基本要求:母猪情期分娩率全年平均要达80%或以上,每头母猪年产仔2.2窝或以上,平均窝活产仔数三元杂9.5头以上,纯种8.5头以上。
(1)发情鉴定:
经产母猪一般断奶后3-7天就发情,个别到10天。断奶后前三天混栏或放入运动场,断奶后第四天起单栏饲养,用公猪诱情,以缩短断奶至发情间隔和增加排卵数。
发情症状:行为有变化如食欲减退、爬跨同栏母猪、耳朵竖起。阴门红肿(特别是后备母猪),粘膜潮红,并排出粘液,双手用力振动按母猪的背部时,母猪站立不动,这就是准确确定母猪发情的“呆立反射”或“压背反射”。要特别留意有个别后备母猪阴门肿胀不明显,外阴的边缘会粘有少量的猪粪,配种员要翻开母猪的外阴,用手指沾点液体,捏一下,是否粘或者能否“拉丝”,如果粘或者能“拉丝”,可判断该母猪发情。
(2)配种时间
断奶后3-6天发情的经产母猪,发情出现呆立反应后6-12小时进行第一次输精配种;后备母猪和断奶后7天以上发情的经产母猪、复发情母猪,发情出现呆立反应就进行输精配种;隔8-12小时进行第二次输精配种;最好进行第三次输精配种是在第二次之后6-8小时进行。但要母猪愿意才行。
(3)输精时要按育种方案要求合理选择公猪精液,配种后及时做好记录,建立配种档案。
(4)配种后的母猪要按配种日期的前后移入定位栏饲养,方便查情和管理。
3.怀孕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母猪怀孕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为分娩和泌乳作好准备。一方面要保证母猪有良好的营养储备,以减少泌乳期间的体重损失,保持其繁殖期间良好的体况,并促进乳腺组织的发育,保证哺乳期有充足的泌乳量;另一方面,母猪应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促进胚胎的存活、生长与发育。随着怀孕的延续,怀孕、胚胎着床、胎儿发育和乳腺生长,母猪的营养需要不断发生变化,在设计怀孕母猪日粮配方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变化,且采用阶段饲养。一般将母猪的孕期分为怀孕前期、怀孕中期和怀孕后期。整个怀孕期禁喂发霉变质饲料,要保持环境凉爽、通风。要配置水帘降温或喷雾降温的设施,温度控制在16--21℃。供给充足干净的饮水。
怀孕前期:配种至怀孕28天。此阶段饲养管理的目标是降低胚胎的死亡率,提高胚胎的着床数,提高受胎率。怀孕早期营养水平过高(主要是高能量)会降低胚胎存活率。其中配种后1~3天的胚胎死亡率最高,配种后的头24~48小时内的高水平饲喂对窝产仔数非常不利。能量摄入过高,导致机体代谢旺盛,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影响孕激素的分泌,导致血浆孕酮含量降低,从而降低了胚胎存活率,每头母猪每天喂怀孕料2公斤左右, 一日一餐或两餐,瘦的母猪稍多点,肥的母猪要少些。冬季适当增加些,夏季适当少些。配种后20天内是胚胎着床附植期,母猪在这段时间内需要安静的环境,配种后,将母猪放入定位栏,尽量避免剧烈的活动和多只母猪混养。
怀孕中期:29到84天。此阶段主要是调节膘情和保胎。怀孕中期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胎儿生长发育正常、初产母猪有足够的营养储备并达到成熟体况或弥补经产母猪上个哺乳期的体重损失。怀孕中期的营养水平对初生仔猪肌纤维的生长及出生后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怀孕中期对母猪限饲(尤其是严重限饲)会降低仔猪出生后的生长速度。为保证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母猪体况正常,怀孕中期的营养供给应稍有增加,每头母猪每天供怀孕料2.3-2.8公斤,70天开始饲喂量逐步提高。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要查情,重点是母猪配种后的21天前后几天、42天前后几天、63天前后几天的情况,是否流产。
怀孕后期:怀孕85天至分娩前。
妊娠后期应保证胎儿的迅速生长、乳腺组织的正常发育以保证哺乳期有充足的泌乳量。此阶段主要是减少应激,防止母猪流产。怀孕100天前用怀孕母猪料,适当增加饲喂量;怀孕100天后用哺乳料饲喂进行攻胎,3--4公斤/天,一日两餐。有条件的猪场可喂点青饲料,如番薯滕等。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管理的目标是提高母猪的采食量和泌乳量,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断乳重,保持母猪膘情,使之断奶后正常发情。
为保证母猪的胎次在2.1—2.4胎/年,正常的哺乳时间为18—25天之间。不得随意延长或缩短。
1.产前的准备工作
(1)产房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2)产房的清扫和消毒,按生产流程的安排,产房应有几天的空栏期。产房要彻底清洁,并用消毒水消毒多次,有条件的最好用熏蒸消毒(每立方米40%福尔马林25ml,水12.5ml,高锰酸钾12.5克)会更彻底些。
(3)用具的的消毒(包括红外线灯泡、灯盏、电线、产箱垫袋、毛巾等), 对不能正常使用的设备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4)母猪的清洗和消毒,母猪预产期前2--4天将其赶入产房时,将母猪全身清洗干净并消毒,特别注意阴户和乳头,避免高压水枪直接对准母猪腹部,冬天最好用温和的水。使仔猪出生后有一个较卫生的环境。
2.母猪的临产表现
临产前3~5天母猪的外阴红肿开始下垂,有些透亮。临产前1~2天可以挤出乳汁,当挤出粘稠黄白色乳汁时就快产了。
3. 接产
(1)母猪产仔时保持安静的环境,仔猪生出时用清洁的毛巾擦去口鼻腔中的粘液,以免粘液进入仔猪的呼吸道中,然后再擦全身,如气温低于30℃时,将仔猪放入保温箱内保温。
(2)仔猪出生后应尽快吃到初乳,较小的仔猪要放在前面的几对乳头吃奶。
(3)对假死的仔猪要及时挖出口鼻粘液后用人工呼吸或倒提拍臀抢救。
4. 母猪的饲喂
哺乳期的饲喂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泌乳量和乳品质以使窝增重最大,使母猪泌乳期失重最小,尽可能地缩短断奶至发情间隔,并提高下一繁殖周期的排卵数。为达到最佳的长期的繁殖效率,须最大限度地降低母猪哺乳期失重,其关键环节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哺乳期采食量。泌乳期营养对卵泡发育也相当重要,可影响母猪以后的排卵数、胚胎存活率和窝产仔数。高产母猪的哺乳料赖氨酸水平要达到1.0~1.1%。提高怀孕期采食量会降低哺乳期间母猪的随意采食量。哺乳期低采食量降低了促黄体素的分泌频率,并延长了初产母猪断奶至发情的时间间隔。
为提高采食量,所用饲料原料要新鲜,易消化。
(1)要用哺乳母猪料,一般为5~7公斤/头/天。可根据以下公式进行粗略计算:成年母猪日耗饲料约为:自身体重×1%+400克×所带仔猪的头数。
(2)要检查饮水器的出水情况,供给充足而干净的饮水(进产房的水管要埋入地下或用石棉包住,避免阳光直射使水温太高,影响母猪饮水量)。母猪每天饮水量约为25-30升。
(3)温度控制,当室温高于28℃时,母猪的采食量和泌乳量都会大幅下降,夏季来临前要想办法降温,可以用滴水、风扇、水帘等办法降温,但要注意湿度,也要注意仔猪保温。
(4)最好用湿料饲喂。
(5)一日多餐,选在天凉的早晨、傍晚、夜晚饲喂。
5. 分娩母猪的护理
产前
(1)进入产房的母猪要有规律地赶起,这是为了使母猪有充分的运动、采食和充足的饮水。
(2)母猪的怀孕期平均为114天,饲养员要清楚每头进入产房的母猪预产期,对于超过预产期的母猪要特别留意,超过预产期3天的母猪要用催产素(氯前列烯醇)催产。
产中
(1)当第一头仔猪产出时,要记录分娩时间,建立分娩档案。
(2)分娩中的母猪,可以静注5%葡萄糖氯化钠1~2瓶,配合维生素或药物,补充母猪的能量。
(3)对于产程较长或较老的母猪,有仔产出后,如阵缩无力,可以肌注缩宫素1~3毫升,或者在第二瓶静注液中加0.5毫升。
(4)尽量避免助产,但对于母猪产仔大小不一或仔猪较大的或母猪努责较剧烈仍不出仔的要助产。留意胎衣是否排完。
(5)分娩过程中发烧的母猪,肌注抗生素或静注生理盐水加青霉素320万单位和链霉素100万单位。也可以加适量的退烧药如:氨基比林或安痛定。
产后
(1)观察母猪是否落完胎衣,较长时间未落完胎衣的母猪要用缩宫素处理促使胎衣排完。
(2)对助产过的母猪可用输精管输每500毫升生理盐水加青霉素320万单位和链霉素100万单位反复几次冲洗子宫,以防止子宫炎症。冲洗完后,可以放宫炎净等药物到子宫。
(3)对有恶露的母猪也可用上述办法处理。
(4)为防止母猪乳房炎和其他可能的疾病传染仔猪,可以在产前3天和产后7天或整个哺乳期在母猪饲料里添加抗生素。
(5)对母猪轻度乳房炎可以按摩和用温毛巾敷或者让一些较大的仔猪吸允。
附:公、母猪淘汰原则:
公猪使用期超过二年(种猪场);使用期超过三年(商品场)
布病、乙脑等疾病引起的睾丸炎、附睾炎失去使用价值的;
无性欲,无精或死精经环境和营养调整后仍无效的;
有肢蹄病医治不好的公、母猪
胎龄在10胎以上产仔数差的母猪;
屡配不上或复发情三次以上的母猪;
连续三胎产仔数在4 头以下的母猪;
断奶后48天不发情的母猪或后备猪超过10月龄仍不发情;
由疾病引起的异常流产的母猪;
泌乳力差,母性差的母猪;
久病不愈,身体衰弱,已失去正常生产繁殖能力的母猪;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管理目标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重。
基本要求:成活率95-98%,21天龄平均断奶重6公斤或以上。
1.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1)生长发育快,机能代谢旺盛。
(2)消化器官不发达。
(3)缺乏先天免疫力。
(4)调节体温能力差。
2.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1)断脐带
当脐带停止波动时就可以断脐,方法是把脐带中的血反复向仔猪的腹部方向挤压,在距离仔猪腹部约5~6厘米处剪断和离开腹部1~2厘米处用消毒过的细绳结扎,用5%的碘酒消毒。
(2)剪牙
剪牙的目的在于防止仔猪咬伤母猪的乳头,主要剪去仔猪的犬牙,不要剪到牙髓,否则会出血、感染。
(3)剪尾
剪尾的目的在于防止猪的无聊行为互相咬尾感染或者某种营养缺乏症,在离其根部2~3厘米剪尾,用5%的碘酒消毒。
(4)补铁
在仔猪出生3天内,注射铁剂2毫升/头(200mg/头)。
(5)使仔猪尽快吃到初乳
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蛋白,仔猪及时吃足初乳,可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有利于促进消化道的活动。出生仔猪吃不到初乳很难存活,即便勉强存活下来,往往发育不良而成僵猪。
(6)固定乳头
仔猪在出生后1~3天内,要进行人工辅助固定乳头,一般将较小的仔猪放在前面的几对乳头,经过3~4天仔猪就可以建立起吃奶的次序,固定乳头吃奶。
(7)保温
哺乳仔猪对温度的调节能力差,怕冷。仔猪所需温度一般为:0~7日龄30-35℃, 8~14日龄28-30℃,15日龄~断奶25-28℃。饲养员要根据仔猪的行为表现及时调节温度。一般通过调节保温灯功率和悬挂高度来调整保温箱温度。
(8)防止母猪踩压
由于新生仔猪活动能力较弱,产后母猪较疲倦,一般1~7天龄被踩压的机会较多,要特别注意母猪的行为。
(9)寄养与并窝
在生产上,有些母猪的产仔数较多,但限于母猪的体质、泌乳力和乳头数,不能哺育所有的仔猪;也有的母猪产仔数较少,若仅哺育少数几头仔猪,经济上不合算;另有一些母猪因产后无乳或产后死亡,新生仔猪若不妥善处理就会死亡。解决这些问题可采用寄养或并窝的方法。
寄养是指将分娩后因患病或死亡造成缺乳或无乳的仔猪,以及超过母猪正常哺育能力的多余的仔猪过寄给另一头或几头母猪哺育;并窝则是指将同窝仔猪数较少的两窝或几窝仔猪,合并起来由一头泌乳能力好、母性强的母猪集中哺育,其余的母猪则可以提早催情配种。寄养和并窝是生产中常用的方法。在寄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被寄养的仔猪应吃过初乳,否则不易成活 。
②原窝与寄养窝的产仔时间接近,一般在2~3天内。
③事先使寄养的仔猪处于饥饿状态,在继母猪放乳时引入。
④母猪和整窝仔猪以及寄养的仔猪均用同样气味的溶液喷洒,以混淆母猪和仔猪的嗅觉,使寄养的仔猪能母子相安。
⑤同一窝中寄养的仔猪数量最好能控制在2头以内。
(10)早期补料,适时教食
仔猪出生3天后就应给予清洁饮水,5~7日龄的仔猪可开始诱食,用仔猪教槽料洒在地板上或放在固定的食槽内,让其找到饲料源,要少喂勤添,每天投料5~6次,并及时清除剩余料,保持料槽清洁,保证饲料新鲜; 随着仔猪生长,对营养需求的增加,母猪的奶水已不能满足仔猪的需求,仔猪逐步开始吃饲料。
(11)去势
对需要去势的小公猪进行去势,去势时要彻底,切口不宜太大,纵向,术后用5%碘酊消毒,去势的器械也应每舍两套,保证一套在使用,另一套浸泡于消毒液中,每窝一换。肉猪去势后,与未去势的相比其日增重和胴体品质均有所提高。去势一般应在10日龄之前进行,这时猪的体重较小,易于保定,且流血也较少,组织生长速度快,手术后的伤口易愈合。三元杂瘦肉型猪的性成熟较迟,小母猪不去势,可直接育肥,不留作种用的公猪则应去势后进行育肥。
(12)防病
下痢是哺乳期仔猪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以黄、白痢多见。病因很多,多由受凉、消化不良、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①产仔前彻底消毒产房,整个哺乳期保持产房干燥温暖、空气清新,尤其要注意仔猪的保温。
②对脱水严重的仔猪,可口服补液盐,其配方:氯化钠3.0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水至1000毫升。可增强仔猪的抗病力,降低死亡率,若配合抗生素治疗可明显缩短疗程。
③除在母猪产前注射大肠杆菌四价工程苗外,还可用药物预防。如“得米先”等药物,在仔猪出生后3、7、21日龄,分别注射0.5、1、1毫升。
④母猪分娩前3天、后7天或者在整个哺乳期中,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进行保健。
⑤做好卫生和清洁工作:要保持圈舍内清洁干燥,粪便、垃圾要及时清扫。
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
管理的目标是使断奶仔猪顺利渡过断奶应激期,发挥生长潜能,长得快,健康,成活率达98%或以上。
保育仔猪保育期一般为七周,饲养管理一般分两段饲养
第一阶段为断奶后1~15天内,第二阶段为断奶后15~50天。
第一阶段的饲养管理
1.断奶前的准备
断奶是仔猪一个强烈的综合应激的过程,包括环境应激、饲料应激、感情应激,必须仔细对待。
(1)断奶前5~6天时,将相临的两个产栏相通,让两栏的仔猪混熟。断奶后这两栏仔猪放在保育的同一栏,约20头左右。这样可以避免断奶时因陌生打架应激。
(2)断奶前3~4天时,将相临两个产栏的两头母猪中的一头先赶走,人为地减少母猪奶水的供给,逼迫仔猪增加采食量,可以避免离开母亲的应激。
(3)当保育舍空出后,对所有的周围环境及设施,包括天花板、风扇、主干道、料槽和饮水器都要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对不能正常使用的设备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并在进猪前应彻底干燥和空栏,冬天要先在保温箱挂上保温灯,控制房间温度。
2.断奶
在栏舍周转允许的情况下,断奶时,将母猪赶走,仔猪留在原栏4~5天,再移往保育舍,这样可以避免同时离开母亲和环境改变的双重应激。
(1)仔猪转群到保育舍后,断奶仔猪由于应激反应,使体内脂肪减少,体内的水分分布会有所改变,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所以断奶后最初10天内的环境温度应稍高于断奶前的温度,温度过低,则仔猪表现不安,聚堆在一起,易出现拉稀等现象。保育栏内温度在断奶后前4天内控制在28~30℃,这样有利于减轻转群的应激。
(2)要给保育小猪营造一个“小环境保温,大环境通风”的饲养环境,栏内设有保温箱,箱内应有垫板,以防小猪躺卧时腹部受凉。
(3)要注意防止贼风,保持舍内干燥、温暖和空气清新。
(4)在仔猪的饮水方面,除了供给干净的水之外,要适当补给补液盐水和一些抗应激的维生素。
(5)第一阶段使用教槽料,开始1~3天在地板或者木板上,洒一些饲料诱导小猪吃料。
(6)少给多餐,剩料及时清理,保持饲料新鲜。
(7)对初转入保育舍的仔猪应加强调教,训练其养成采食、排粪、睡觉固定在相应位置的习惯,保持猪栏干燥、清洁、卫生的环境。
第二阶段的饲养管理
(1)确保仔猪进入保育舍后较好地生长,仔猪占用圈栏面积0.35~0.5平方米/头,一般一栏20头猪左右。
(2)根据舍内气温和气味情况,适时加强猪舍通风,及时清掉猪粪,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在此阶段,饲养员往往重视保温而忽视猪舍的通风换气,这样易造成仔猪易患呼吸道疾病,增重慢。
(3)及时地调整保育仔猪的大小,尽量使每圈的仔猪个体均匀。
(4)留下一个或更多空栏用于饲养处于劣势的弱小猪。
(5)第二阶段使用保育料,剩料及时清理,保持饲料新鲜。
(6)加强日常猪群观察,及时掌握猪群状态。健康正常的猪群应散开活动式睡觉,无相互挤压,行走时步态正常,被毛光亮,当有人进入猪舍时反映出注意及警觉的神态,喂料时会积极抢食,摇尾,粪便不稀不硬,没有未消化的黄色粪便或带泡粪便。
(7)按照免疫程序认真做好免疫工作。
生长育成猪的饲养管理
管理的目标是保证充足饮水和饲料供应,猪只健康,成活率达99%或以上,料肉比低。长得快(争取160天龄前达100公斤)。
1. 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
全进全出是猪场生长育成猪控制感染性疾病的重要途径。盲目扩群,导致密度扩大,易造成疾病循环。上批次留下的猪往往是生长不良猪只、病猪或病原携带者,等下一批猪进来后,这些猪就可作为传染源感染新进的猪只,新进猪只就有可能发病,生长缓慢,或成为僵猪,而转群时又留了下来,成为新的传染源。如不能够做到全进全出,则易发生恶性循环,给猪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饲养管理
(1)要保证一定的饲养密度和合理分群,如果密度太大,猪只就容易打架,容易发生疾病的水平传播,特别是呼吸道疾病。生长猪平均每头0.5~0.8平方米,育成猪平均每头0.8~1.1平方米。
(2)加强通风,因为育肥阶段的疾病主要是呼吸道疾病,而其发生与空气的质量有密切关系,空气质量与尘埃、氨气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浓度有关,尘埃可携带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如不及时通风,容易引起疾病。
(3)降温是夏季关键的管理措施。降温的方法很多,可采用水帘降温或喷雾等方法,也可考虑房顶喷水,室外加遮阳网来降温,目的是提高猪的舒适度,提高采食量。
(4)冬季要做好保温和通风的工作。
(5)定期进行带猪消毒,及时清走粪便,保证环境干净卫生。
(6)保证饮水充足,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当饮水器高度不合适;水管压力小、堵塞时,水流速度缓慢,都会影响到猪只的饮水量,在饲养过程中,缺水比缺料应激反应更严重。
(7)既要保证饲料供给,又要防止饲料发霉。为防止料槽积料、剩料,霉变,要定期进行控料,两天一次,但每次时间不宜太长,否则猪只会因抢料而打架。
(8)合理的用药:生长育成阶段的用药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添加违禁药物,还要遵守药物的停药期。长期用药、盲目用药既不安全,也不经济。要在遵循用药规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药效。
(9)按免疫程序做好免疫工作。
(10)配合销售部做好猪的挑选和出售工作。